石家庄市  |  唐山市  |  秦皇岛市  |  邯郸市  |  邢台市  |  保定市  |  张家口市  |  承德市  |  沧州市  |  廊坊市  |  衡水市  |  辛集  |  定州

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
| 环卫一体化委员会

| 美丽乡村建设专委会 | 电商专业委员会 | 碳中和专委会 | 健康乡村建设专委会  | 京津冀智慧农业专委会 | 有机食品委员会  |  健康管理服务专委会

 |  项目服务专委会  |  县域产业服务委员会  |  乡村产业专委会  |  油莎豆产业专委会  |  规划设计研究院  |  乡村服务委员会  |  教育培训委员会  |  三农带头人专委会 

三农服务委员会

海兴县:擦亮美丽乡村的文明底色

擦亮美丽乡村的文明底色

——看海兴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点

197个村(社区)全部制定《村规民约》,婚事俭办、丧事简办成新风尚;135名各类“文明使者”示范引领,人人争当模范、崇德向善蔚然成风;60余支群众性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乡村舞台,奉献“精神食粮”,倡导邻里和睦、守望相助……

近年来,海兴县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,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擦亮美丽乡村的文明底色,令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

移风易俗引领新乡风

“以往办红事需要三四十桌酒席,一摆就是两三天,还要请歌舞团……”5月28日,在小山乡曹庄子村,被问起以前村里办红事的情况,村党支部书记张连胜连连摇头:“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,办婚事的规格也水涨船高,这也让村民有了不少怨言。”

为了扭转这种不良风气,曹庄子村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,并制定了《村规民约》,要求村干部带头抵制婚丧铺张浪费、大操大办不良风气。

规矩不能光写在纸上,还要落到事上。两年前,张连胜的儿子结婚,按照当地以往习俗得大操大办,但张连胜和亲家商议,决定要为村里移风易俗开个好头。婚礼当天,酒席不超过10桌,不上高档菜,不请歌舞团……整个婚礼简朴但不失热闹。

红事俭办成风,白事也不浪费。“村里办白事,亲戚朋友一律只吃大锅菜,只有儿子、儿媳、女儿、孙子等至亲穿白,不烧纸扎。”张连胜介绍,办白事期间也不准说书、唱戏,办完事不准摆席请客,既省心省力又省钱。

曹庄子村简办红白事是海兴县移风易俗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。不设席、不摆酒,不请吹唱班,不用纸扎,来宾、帮忙人员一律吃大锅菜……不久前,海兴县张会亭乡南马庄村村民马志信送别去世的老伴儿,现场亲友只佩戴白花,简单而又不失庄重,丧事照样办得体面。

近年来,海兴县在推动乡风文明过程中,注重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,以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、红白事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组织为着力点,用村民自治的方式破除“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、人情债、攀比炫富”等不良风气,树立“崇德向善、勤俭节约”之风。同时,按照“一村一策”要求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工作,将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其中。目前,全县197个村(社区)都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《村规民约》。

●“文明使者”传递新风尚

在高湾镇前程村,提起杨连香,村民们都赞不绝口。2000年,杨连香的丈夫王立和因车祸造成高位截瘫,她不离不弃,悉心照料,使丈夫身体慢慢康复,并重拾生活的信心。

后来,夫妻二人克服诸多困难,先后创办家庭织花厂和渔网厂,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,并带动周围村民一起创业致富。2015年,杨连香被评为“最美海兴人”。杨连香一家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村民们学习的榜样。

“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,杨连香和丈夫不但没有被困难打倒,反而艰苦创业,带领大家一起创业致富。”村民信俊景对杨连香一家敬佩不已。

典型引领,榜样带动。近年来,海兴县以“善行河北”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为抓手,开展“美丽乡村·文明使者”创评,使平民雷锋、身边好人推荐评选走向常态化,评选出“好村民”“好儿媳”“好少年”等“文明使者”135名。每年组织一届全县“最美海兴人”评选,并适度向农村倾斜,集中授牌表彰。同时,该县强化家风家训培育,开展了“十星级文明户”“最美家庭”创建评选活动。

如今的海兴,越来越多的人向好人看齐,争做先锋模范。张会亭乡西范村“沧州好人”杨建清自掏腰包,在县城自家跆拳道馆前最显眼的地方,设立了海兴县善行功德榜,宣传海兴好人;海兴退伍军人刘金普坚持在广场义务教授青少年学习书法10余年,至今已教授青少年学生1000余人次……

●文化广场点亮新生活

每晚8时,苏基镇马厂村文化广场上,欢快的音乐准时响起,不少村民随着节奏跳起广场舞。村民刘振春高兴地说:“以前村里没什么娱乐,大家聚在一起就是打牌,现在大家都喜欢在广场上跳舞,邻里关系也比以前更好了。”

“村里还建起了文化站,每天对外开放,并且安排专人管理。茶余饭后,不少群众都会到站里跳舞、排练节目。”苏基镇文化站站长孙璇说,现在村里还组建了舞蹈队、秧歌队、锣鼓队等文艺队,经常排练演出节目,每逢节假日,村里还会组织文艺演出,通过戏曲、小品等节目引导百姓崇德向善,倡导邻里和睦、守望相助。

“我们农民口袋富了,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,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了。”自打有了文化站,村民马春发又拣起了唱戏的爱好,每天晚上都会到站里排练戏曲,还经常为村里人“演一演”。

在海兴县,西路梆子、广场舞、秧歌队等60余支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乡村舞台。近年来,全县共组织群众性“广场舞展演”、民间戏曲调演、电影巡回放映等文化下乡活动百余场次。

村容村貌整洁有序、崇德向善蔚然成风、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……时下,在海兴县农村,不少村民表示:“现在农村环境好、乡风好,住村里比住城里还自在。”


来源:农民日报